close

     最近因為雲端正紅,碰巧上學期金老師的技術也是搭雲端運算的便車,湊熱鬧看了幾篇文章。生活型態上大致沒什麼改變,不過照非凡新聞週刊的看法,台灣倒是要倒大楣了,所有記憶體以及光碟機相關公司都要因為雲端強大的計算支援能力而消聲匿跡。由於雲端計算允許人們將所有資料儲存於背後由巨型公司如Google提供的網路空間,我們不需要購買任何儲存裝置,只消一台易於上網的簡單電腦即可。這個預測很耐人尋味,若就此觀點,那intel, AMD的股價可能會朝威盛的現況逼近,畢竟電腦不再強調運算性能。對於未來,我縱然不置可否,但想要就幾個現象提出討論,畢竟我認為現在網路趨勢的發展極其弔詭。

第1  紙張的用量:過去我們以為,有了電腦螢幕顯示,人類對於紙張的依賴將急遽下降。不料,電腦不但不是森林救星,反而因為檔案的建立與分享過於便利,但人類習慣的改變遠不及科技發展,使得紙張用量不減反增。回顧這個話題,會不會因為雲端的發展,養成大家一味將資料往雲端上傳,再也不刪除(反正不是自己的硬碟),反正造成儲存服務公司對於記憶體的需求大增呢?在雲端運算的商業模式尚未拍板定案前,任何事都是可能的。

第2 Google wave的啟示:用科技改變人類,若沒有很顯著,就最好趨近於零。記得當初Gmail給大家的震撼嗎?乾淨簡單好上手,信箱上限每分每秒都在長大,我們爭相尋問Gmail邀請函的來源,恨不得馬上體驗Gmail的美妙。那還記得Urmap與Google maps的相似程度嗎?兩者用起來幾乎一樣,但Google maps顯然佔了入口網站的優勢以及後續例如街景等超值服務,很快地,大家都變心了。Google wave不偏不倚地依循了中庸之道,不上不下的表現,和chrome一樣,比較難吸引人跨越switching cost。雲端真能改變我們嗎?現存的東西該怎麼辦呢?應該還有很多問題behind.(其實這點有點偏離主題,因為我忘了本來想說什麼XD)

第3 HTML 5的興起:HTML 5強調的功能很多,目前最被廣泛運用且讚揚的,就是offline storage。可是想一想,這跟雲端運算不但是兩碼子事,而且根本互相衝突。Google為什麼要拿石頭砸自己腳呢?我實在太不了解了!那所以未來就是,一份資料,雲端要存一份,本地要存一份,可能隨身碟再存一份,記憶體的地位不就比現在更重要?而且更有趣的是,如果要存放在雲端長達幾十年,以固態硬碟儲存實在力有未逮(會一點一滴流失資料),傳統硬碟的不可取代性又提高了。

第4 挖東牆補西牆:有人認為雲端可以幫助節能減碳,因為我們的電腦可以很簡單,依賴雲端幫它處理即可。但問題是,背後data center的運行以及傳輸的電力相當驚人,該地區的安全與否更將是恐怖份子最有興趣的話題之一。雞蛋若不該放在同個籃子裡,我們為何要放在同片天空裡?假若不是一朵雲,那會是兩朵嗎?雲層會不會積存太多人間的五味雜陳,最後崩解,放聲大哭呢?

    唉,說話回來,資料到底要存在哪才安全呢?這個問題就像大一微積分的極限題,lim (x*存放次數), x→∞,狡兔越多窟,就越接近正解。我們的資訊量,多到一天產出的數目,一個人一輩子也讀不完。就算全數移師到網路上,那又怎樣?百科全書讀不完,也是形同磚塊。

   我倒覺得,假如未來所有東西都放網路上  防毒軟體比較可能變成恐龍,消失在地球上。反正大家的電腦都不放東西,侵入也沒意思了。睡覺比較有意思,哈哈,晚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S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